THE LATEST NEWS
华润收购仙童半导体遇阻带来的教训

3.png

                                                                塞翁失马,焉知非福。



  仙童半导体周二表示,已拒绝了华润微电子和清芯华创联合提出的收购要约,原因是担心美国监管机构可能以担忧国家安全为由拒绝批准交易。


  情理之中,预料之内。在之前芯谋研究(公众号ICwise)的分析文章“过程更胜结果,意义远超实质 ----评华创华润联手竞购仙童半导体”中不仅题目给出了明显的判断,同时在文章中也强调了“理智分析,华创华润竞购难度很大,结果不容乐观”。在芯谋研究“2016年中国半导体产业十大预测”中,我们的第四个预测是四:国际并购放缓:2016年中国资本无论成功案例还是并购数额将会比2015年有大幅度下降,受阻甚至失败的案例会不止一次发生。


  虽然这个受阻甚至失败印证了芯谋研究的精准预测,但我们没有丝毫因为预测准确而得意洋洋的喜悦。因为这个挫折,不仅仅是华润的挫折,更是中国资本国际并购艰难的一个缩影。


  但是,就这个并购被拒绝来看,芯谋研究认为对华润来说,这未必是坏事情。因为对仙童价值的判断、合同部分条款的设定以及最终的成功率和投资回报来看,我们不仅不建议华润继续报价,然而认为在这个项目上,“舍”比“得”更正确。


  失败是成功之母。这个“失败”对中国资本国际并购带来的教训,值得总结。


  一:先下手为强,决胜第一阶段。


  
国际并购中,“抢亲”成功概率往往较低。买卖双方,不论股东、董事会还是管理层肯定都做了大量、细致工作,甚至达成众多安排,才能确保双方达成协议。不论此次华润抢亲仙童,还是之前的Cypress抢亲芯成、澜起抢亲百利通,抢亲都失败了。在第一阶段没有做好充分工作,寄希望在后面通过“更好的价格”来抢亲成功,这很难成功,也不值得推崇。国际并购中,还是要先下手为强。在最早的阶段就积极介入,做好在第一阶段就成功签约的准备,这样才能化被动为主动。


  二:“擒贼先擒王”,做好对方管理层的工作。


  仙童的管理层明显不配合华润的工作。先是表示“我们将紧密配合安森美,以使双方的整合能够顺利完成。”,后来又以各种借口刁难华润,其实在芯成、百利通等并购案中,管理层都是比较配合签约方,甚至帮助签约方一起击退抢亲者。在并购中做好对方管理层的工作,和对方团队“齐心协力”,这是非常重要的。何况,如果对方管理层不配合,就算是抢亲成功了,最后也会导致并购后核心人员流失,得不偿失。


  三:效率要高,灵活的机制是关键。


  在国际并购中,收购方的效率往往比报价还要重要。因为资本市场和产业动态的瞬息万变,出售方往往怕“夜长梦多”,所以对收购方的效率和机制比较看重。恩智浦在出售其RFPA部门时,之所以选择建广,和价格相比,更看重是建广的效率和速度。而央企因为对并购中的风险考虑过多,对“整合”担心更多,对资金来源“信心”不足,所以“效率”往往成为在国际并购中的软肋。更加之,因为央企的特殊身份,国际并购中,有可能导致国际公司对央企“排斥”,以及外国政府审批时“百般刁难”,加大并购的难度,反过来更使央企对并购缺乏信心,形成恶性循环。


  四:平等的协议才能换来平等的结果。


  或许是华润太想收购仙童,或许是做了深入了解,知道美国政府拒绝的概率不高。华润在给仙童的收购要约中,“诚意太足”!,甚至有些“委曲求全”。这种谈判方法对中国资本的国际并购或许并不是好的先例。在以往的并购中,不论哪个国家或者政府不批准,都应该认为是“可免责条款”,不需要赔偿。而华润在这个条款上,让步太多!甚至承诺如果CFIUS拒绝,也承担高达2亿美元的反向分手费。幸好现在仙童直接拒绝了华润,否则如果CFIUS以各种理由拒绝了华润,导致华润鸡飞蛋打,“抢亲不成赔彩礼”,那可就是最坏的结果了。当然,我们宁可相信华润做了深入研究,认为这种概率及其低。


  希望在以后中国资本的国际并购中,不要再出现这种“委曲求全”的条约,平等的协议才能换来平等的结果。越是让步,反而让对方觉得“动机不纯”,反而对最终的结果不利。


  五:公平竞争缺失是中国资本国际并购最大的难关,中国的反垄断审查需要加强

      CFIUS是中国资本出海远洋的必过关卡,美国政府对涉及到高科技产业的审核专业且严格。中国资本的大举并购以及“大选年”的特殊时间点,导致CFIUS对中国的并购“从严从细”。进而中国资本的竞争对手也往往借此大做文章,而收购标的如果不愿意卖给中国公司,或者以中国获得审批难为理由拒绝,导致中国资本在国际并购中面临着“不对等”竞争。但中国的反垄断却从来没人担心。以往并购案中,国际公司往往默认为中国政府“最终会通过”,很少提前向政府咨询,有的甚至并不报备。



  去年长电科技并购星科金朋一案中,我国台湾地区就以“陆资入台”等种种规定,阻碍长电对星科金朋台湾工厂的并购,导致长电最终分拆台湾工厂;去年武岳峰资本对美国公司芯成半导体的并购中,芯成半导体的台湾分公司和资产也被迫转手。但是在众多海外并购中,对大陆资产的并购却是“畅通无阻”,既不需“剥离”,又不要“分拆”。导致中国公司的并购一开始就处于劣势。


  近两年,国际并购形成上游的“寡头垄断”,对中国的电子产业形成了重大影响,同时缺乏公正的竞争环境,导致中国资本在国际并购中举步维艰。希望我们的相关部门能够充分研究,加大反垄断审查,加强相关政策制订,敢于亮剑,让包括“反垄断”审查在内的相关政策措施为中国产业,中国资本保驾护航!



  结束语


  国际并购路漫漫,华润/华创的“委曲求全”还被拒绝,更让我们看到中国资本国际并购的难处。随着中概股、华人企业大多数被并购,真正的国际公司,开始成为中国资本未来国际并购的主要目标。但真正要并购一家国际公司难度可谓是“难于上青天”。除却政府审批等“表面”上的障碍,最大的困难还是来至于国际公司的股东、董事会和管理层对“中国”的认可。毕竟中国半导体和中国产业资本是“后起之秀”,而对这些“祖上曾经阔过”的老外来说,肯定有着“傲慢与偏见”,而对中国资本和产业的不熟悉,更加导致了这种观点。要在国际并购中胜出,中国资本还有更多的路要走。


Back
Cyient Spin-off Eyes Global ASIC Market
India is witnessing a new wave in the electronics industry. With the announcement of OSAT facilities in Gujarat, Tamil Nadu and As...
More info
Cadence to Buy Artisan to Support Chiplet, 3D IC Future
Cadence Design Systems has entered into a definitive agreement to acquire Arm’s Artisan Foundation IP business, complementing its A...
More info
Intel Sells Majority Stake in Altera to Silver Lake
Ailing chip giant Intel has sold a majority stake in FPGA maker Altera to private equity group Silver Lake. The deal values Alter...
More info